创新是电子制造企业永恒的主旋律,而新产品就是企业创新的载体。企业每年是否有一定数量的新产品推向市场,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!
中试中试 (New Product Introduction)是企业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至关重要的环节。这一环节经常因为企业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没有梳理,流程不清晰,经验没有提炼,经验没有固化,缺少长效机制, 导致问题反复出现。因此,经常出现以下问题:
1. 新产品团队以往参加中试培训,培训前非常期待,培训过程中感觉受益匪浅,但培训完后很难转化到实际工作中。
2. 新产品作业程序不清晰,工作流程没有理顺,经验没有固化,换了人就不会做了,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做了,团队经常反复开会讨论, 甚至争吵不休。
3. 试制进展缓慢,试产次数多,直通率、不良率波动很大,经常影响产品上市的时间。
4. 新产品转产后,还接连不断的爆发设计问题,不良率高,返修率高等,甚至停产的问题还经常出现。
5. 新产品前期的遗留问题导致量产后问题频发,救火不停,面临很大的压力,疲于奔命。
6. 企业中试团队责任不清,相互抱怨。
7. 中试经理、中试工程师成为企业高压力的职位,流动性很大。
本课程聚焦中试知识、方法、流程,激活旧知识经验,关联新的知识,整合输出新的知识体系,课程现场就进行经验提炼,输出培训成果,固化培训成果,解决以前培训后转化难、落地难的问题。
课纲内容覆盖说明:本课程内容丰富,老师超量准备,本着“以客户为中心”、 “有限时间,有效训练”、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的原则,授课会根据客户实际需求、现场授课实际效果、时间安排实际情况等因素,突出重点,有详有略,请了解。
【适合对象】
1. 负责中试的经理、主管以及资深工程师。
2. 负责中试的电子硬件、结构、整机、工艺、质量资深人员。
3. 参与中试的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。
【课程收益】
1. 通过激活旧知,学员能够列举和识别试制进展缓慢,试产次数多的主要问题,查找原因,寻求解决办法。
2. 通过关联新知,能够制定措施防范在转产后仍旧爆发设计问题,在样品阶段、试产阶段通过评审往新产品前端控制。
3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输出新产品优化后的新产品工程样品验证、研发样品验证、小批试产验证、批量验证四阶段作业流程,以及转产评审模板、流程。
4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零部件(物料)签样流程、试产需求、试产准备模板整理输出。
5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FMEA、DFM审查流程和审查表输出。
6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工艺路线流程,生产工艺测试,可靠性测试流程模板输出。
7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新产品质量策划流程、中试工作沟通办法输出。
8. 培训现场借助必要的工具和方法,中试工作汇报材料发表、讲师点评,后续改进建议。
【教学形式】30%理论讲授+50%现场演练+20%点评总结
【课程时长】2天/每天6小时,共计12小时
【课前准备须知】1. 培训学员需带笔记本电脑,内装Microsoft Office2010以上版本,包括Microsoft Visio。
2. 学员提前准备好所在公司中试流程文件及表单,要求是电子件,提前做信息保密处理(删除或者屏蔽所在公司需要保密的敏感信息),学员自带电脑,依据训练营排程,现场展示或讲解。
3. 学员提前在自己的电脑准备好中试各阶段流程、制度、模板、表单等文件,为课程现场学习对照,进行优化升级做准备。
4. 课程现场学员所有呈现的电子文档仅限于课程现场培训使用,允许讨论和交流,但不允许拍照和外传。模板流程优化,老师提供培训、辅导、监督、检查等支持性工作。
5. 学员培训现场完成的流程、表单、汇报材料在培训结束后,上交公司上级管理部门存档,并且推动团队内部培训和转化工作。
【课程预览】
培训时间 |
上午 |
下午 |
学习成果输出 |
第一天 |
第一讲 中试 概述与定位 |
第二讲 中试试产(试制)管理 (上) |
零部件(物料)签样流程; 试产需求、试产准备模板整 理输出; 试产评审要素,试产需求,试产计划 |
第二天 |
第三讲 中试试产(试制)管理(下) 第四讲 中试工艺设计与测试验证(上部分) |
第四讲 新产品工艺设计与测试验证(下部分) 第五讲 中试业务疑难问题解决 |
新产品四阶段流程模板输出; 工艺路线流程、测试流程模板输出; 中试业务疑难问题解决与Q&A |
第一天上午
第一讲 中试概述与定位
1. 中试前世今生
2. 重新认识新产品?企业三种类型的新产品
3. 大家说的中试(中试)是一回事吗?狭义和广义的中试
4.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中试有哪几个阶段?各有何特点?
5. “定位不当,终生流浪”——中试的职能定位
6. 研讨:中试 到底应该属于研发还是制造?
7. “多一个不多,少一个不少”,企业为什么需要中试职能?
8. 中试业务体系是怎样的?
9. 中试能力成熟度评估,您在哪一层?
第二讲 新产品试产管理(上)1.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:新产品研发的七个阶段及目的
2. 案例&研讨&演练:某台资企业 中试 流程利弊
3. 样品制作属于试产还是不属于试产?
4. 试产致命问题:工程样品阶段、研发样品阶段,产品在研发阶段的问题一无所知!
5. 经常争吵不休的问题:零部件(物料)怎样签样?
1) 零部件(物料)签样有哪几种类型?
2) 您的零部件(物料)承认流程规范吗?
3) 案例:H 公司结构件签样流程,对照查漏补缺?
6.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零部件(物料)签样流程、承认书模板格式优化
7. 试产各个阶段演唱的“三部曲”:试产前准备、进行试产、试产后评审
8. 试产前,您有制定目标吗?
9. 试产目标与项目目标关系如何?
10. 现场优化输出:试产需求单优化
11. 制定试产计划
1) 小批试制准备“四大件”
2) 小批试制准备“列清单”
3) 现场优化输出:试产准备CHECKLIST 优化
12. 召集试产准备会议
第二天上午第三讲 新产品试产管理(下)
13. 新产品试产进行
1) 试制跟线
2) 试制跟线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
3) 试制(试产)报告需要包括哪些内容?
4) 试制(试产)报告中问题强调的内容?
5) 现场优化输出:试制(试产)报告记录表(总结会前版)优化
14. 试制(试产)总结会准备
15. 试制(试产)总结会召开
1) 试产评审发起与参与者
2) 试产评审准则
3) 试产是否通过判别
4) 新产品试产后评审
5) 现场优化输出:试制(试产)报告记录表(总结会后版)优化
16. 试产遗留问题分析与处理
1) 试制(试产)问题跟踪四绝招:围、追、堵、截
2) 试产环节研发与制造的博弈与平衡
17. 转产评审关键点
1) 转产评审表模板
2) 现场优化输出:试产转量产 CHECKLIST 和评审表优化
第四讲 新产品工艺设计与测试验证
1. 何为工艺管理、工艺设计?工艺管理三段论
2. 工艺设计的主要工作有哪些?
3. 工艺管理中典型案例解析
4. 工艺路线是什么?
1) 如何选择工艺路线
2) 案例:H公司PCBA工艺路线选择流程
3)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产品工艺路线选择指南
5. 物料品质核心职责(器件选型和品质控制)
1) 新零部件或新材料技术认证五大着力点
2) 三种物料可靠性分析技术
3)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新器件选型评审模板
6. 产品测试五个基本原则
7. 测试工作五大管理要点
8. 生产工艺类测试过程、流程说明
1) 五种常用的工艺类测试方法
2) 三种功能类测试方法
3) 生产工艺测试策略:单选、多选、组合选?
4)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生产工艺类测策略
9. PCBA可测试性设计
1) PCBA可测试性设计要求和案例
2) 现场优化输出:PCBA可测试性设计指南
10. 研发测试、生产测试工作侧重有什么不同?
11. 案例分析和演练:案例企业批量测试存在哪些问题?
12. 现场优化输出:学员公司的产品可靠性测试企业规范优化
第五讲 中试业务疑难问题解决1. 产品制造性需求
1) 什么是制造性需求
2) 如何向新产品项目提出制造性需求
3) 案例&模板:制造性需求/测试性需求样例与模板
4) 产品可制造、可测试性评估
2. 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介绍:模板分享-某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
3. 中试经理与下属沟通技巧
1) 配合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搞好中试上下游Deadline控制
2) 配合硬件、结构、软件搞好产品设计管理
3) 配合SQM和SQE搞好与供货商的双赢管理
4) 配合工厂各部门搞好生产管理
课程收尾:回顾总结、Q&A、五三一行动计划表
何重军 老师——原华为研发项目与质量工程管理资深专家